指南

代码异味:开发者指南

代码异味是代码中的警示信号,暗示着更深层的问题。这些并非错误,代码仍能正常运行,但会增加未来开发的难度并提高出现错误的风险。

目录

  • Chevron right icon何为代码异味?
  • Chevron right icon代码异味有哪些具体表现?
  • Chevron right icon为何代码异味至关重要?
  • Chevron right icon如何解决代码异味
  • Chevron right icon代码异味与重构

何为代码异味?

代码异味指代码中可能随时间演变为严重问题的各类隐患,类似因不良编程实践引发的预警信号。

代码异味本身并非错误或缺陷,不影响软件功能,但揭示的设计缺陷可能延缓开发进度,或增加后续出现错误与故障的风险。

常见代码异味包括:超大类与冗长方法——即单个函数承担过多职责,或难以理解的复杂方法。

另一典型是代码重复——相同代码片段在多处出现。

此类问题会导致代码臃肿,增加代码库的认知复杂度,进而引发可维护性问题并加剧软件的技术债务。

代码异味有哪些具体表现?

下面的Python代码因函数嵌套结构导致认知复杂度评分为8。虽然该代码能正常运行,但若不加以修正,将为编写者、审阅者及未来开发者增添不必要的复杂性。

def process_user(user):

    if user.is_active():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if)

        if user.has_profile():       # +1 (if) +1 (nested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active user with profile

        else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else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active user without profile

    else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else)

        if user.has_profile():       # +1 (if) +1 (nested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inactive user with profile

        else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else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inactive user without profile

为何代码异味至关重要?

代码异味是软件状态的关键指标,因为它们是代码库潜在问题的早期预警信号。其重要性在于能识别当前虽正常运行、但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代码薄弱环节。

开发者通过捕捉代码异味,能在根本性设计缺陷、可维护性问题及可扩展性问题恶化前加以预防。

代码异味检测在开发阶段看似侵入性强且干扰大,但它能促使开发者遵循推荐的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,从而在开发团队内部建立高质量的代码文化。

它们为重构项目的开发者提供指导性概念,指引其走向更简洁、更模块化且更易维护的代码方向。

此外,代码异味还是教学工具,能帮助开发者深化对软件设计模式与理念的理解。

通过识别并修复代码异味,开发者能精进技术能力,培养对代码质量的敏锐感知与深刻认知,从而持续优化代码库。

代码异味为开发者提供了讨论和管理代码质量问题的通用语言,促进团队协作与信息交流。

通过持续检测和修复代码异味,软件项目可有效降低技术债务,提升长期可维护性,并全面提高软件质量。

如何解决代码异味?

修复代码异味需要系统性方案,核心在于定位问题根源并运用恰当的重构技术。开发者应根据异味对代码库的影响程度及修复收益进行优先级排序。

上述代码片段因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冗长行数而形成代码异味。

导致认知复杂性(或简称为“大脑超负荷”)的问题会使开发者耗费更多时间解读代码而非编写代码。

高认知复杂性会延缓变更速度并增加维护成本。

将代码重构为更小的函数可将复杂性分散到多个函数中,使流程断点不再嵌套。

def process_user(user):

    if user.is_active():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if)

        process_active_user(user)

    else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else)

        process_inactive_user(user)

def process_active_user(user):

    if user.has_profile():           # +1 (if) +1 (nested)

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active user with profile

    else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else)

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active user without profile

def process_inactive_user(user):

    if user.has_profile():           # +1 (if) +1 (nested)

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inactive user with profile

    else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 +1 (else)

        ... # process inactive user without profile

另一个常见代码异味的例子是将内置函数用作变量名。虽然资深开发者可能不会遇到这种情况,但这种做法并不妥当——因为这样会导致内置函数无法通过其原始名称被访问。

 def a_function():

    int = 42


正确的修复方式是使用规范变量:


def a_function():

    value = 42

上文另一个例子是代码行数过多的文件。

当源文件过度膨胀时,往往会累积多重职责,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。

为提升代码可维护性,超过特定阈值的文件应重构为专注于明确任务的小型文件。

这些小型文件将更易于理解和测试。

存在数千种可能引发代码异味的问题,及早处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编码实践。

一旦发现代码异味,开发者可运用多种重构策略消除问题,同时保持代码外部行为不变。

开发者可将引发代码异味的冗长复杂过程拆解为多个小型方法,每个方法专注于特定任务。

代码异味与重构

重构作为不改变外部行为的代码重组过程,通常用于解决代码异味问题,旨在提升代码可读性、模块化程度及整体质量。

重构过程包含严格的权衡分析,因为仓促实施变更可能导致意外后果或新问题。

因此,消除代码异味需要综合策略,既要具备技术专长,又要理解项目目标与限制。

最终,软件团队通过主动检测和修复代码异味,可推动持续改进的文化建设,确保代码库

在长期变更中保持可维护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
重构必须配合全面测试,以确保不会引入缺陷或退化问题。

为保持代码库可读性并便利未来维护工作,开发者还应在文档中说明每个重构步骤的依据。

通过代码审查和结对编程,可促进团队知识共享并验证重构决策。

Sonar与代码异味

SonarQube ServerSonarQube Cloud能协助开发者识别并预防代码异味及其他各类问题(如缺陷与安全漏洞等)。

这两款工具均可原生集成至CI/CD管道,在开发阶段早期发现并修复问题,避免其在生产环境中引发困难。

SonarQube for IDE作为SonarQube Server和SonarQube Cloud的配套工具,是一款IDE插件。它能在开发者编辑器中提供实时反馈,在编写代码时高亮显示代码问题(包括代码异味)。

  • Follow SonarSource on Twitter
  • Follow SonarSource on Linkedin
language switcher
简体中文 (Simplified Chinese)
  • 法律文件
  • 信任中心

© 2008-2024 SonarSource SA。保留所有权利。SONAR、SONARSOURCE、SONARQUBE、 和 CLEAN AS YOU CODE 是 SonarSource SA 的商标。